紧跟在他后面宋烨则是一脸懵逼,不过跟随杨峰这么些年,他已经习惯了自家的公爷不时就会冒出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语,表示习惯了就好。
走了半天后,杨峰突然问了句:“宋烨,你说流寇为什么要造反呢?”
“啊……”
宋烨愣了半晌,良久才才喏喏道:“公爷,小人也不是很清楚,不过小人窃以为流寇也是人,除了少数野心勃勃之辈意外,大多数人都是愿意过平安日子的,之所以造反还是因为活不下去吧?”
“是啊,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。”杨峰轻叹了一声就不吭声了。
其实这点宋烨不说杨峰也很清楚,明末的流寇之所以能成气候,无非就是大明的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士绅所霸占。
数量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口却占据了国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和资源,再加上小冰河的肆虐以及满清的推波助澜,以及东林党这群蠢货,这样的大明想不完蛋都难啊。
虽然因为他的出现,红薯、土豆等经过后世培育的高产粮食提前几百年出现在了大明,但这也只是缓解了大明病症而已,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,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,否则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想到这里,杨峰就不得不佩服现代时空的太祖。
太祖以超人的魄力一举将旧社会的地主阶层一扫而空,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,然后再将土地分配给国的农民,仅凭这点便将所有农民的心都收拢了过来,一举奠定了华夏的根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