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带着五个门生,直接赶至午门!
而在这午门外,已是人头攒动了,大家各怀着心事,有人所有所思,有人踌躇满志。
自然,尤其是一群年轻的清流最是精神奕奕,谁不想青史留名,不想仗义执言呢?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啊,大明的文官体制到了如今,已经彻底的遏制住了勋贵,宫中的宦官,而今也不是他们的对手,在这仗义执言的熏陶之下,有的是一群以批评见长的翰林,还有一群以期期不奉诏为荣的给事中和御史。
朱厚照的心情似乎完全不受影响,口里吹着口哨,没事人一般。
这就很令人讨厌了。
惹出这么大的事,京里都炸开了锅,太子殿下还这般的清闲,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。
其实大家不喜欢的是,太子的态度问题,遇到这样的事,你好歹假装沉痛一下嘛,认个错,事情不就圆过去了吗?
可朱厚照吹着口哨,他本是可以不必从午门入宫的,偏生要自午门入宫,大庭广众之下,愉快的先入午门,只留给众人一道靓丽的背影。
……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