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其实比较耐寒,毕竟那个时代,没有空调,没有暖气,甚至御寒的衣物,也是少的可怜,人会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,这和后世不一样,后世的人,习惯了养尊处优,穿着毛衣,也没什么感觉,总还觉得手脚冰冷。
刘健细细想了一会,便很是认真的追问刘杰。
“你说的线有多少?”
“要多少有多少,师公在西山,搭了一个作坊,现在能日产千斤,不过往后的目的,却是万斤、十万斤……”
“这个家伙啊……”刘健眼睛亮了。
廉价……御寒……大规模的供应。
只有这三样,才是真正的改善民生。
庙堂诸公和读书人,最反对的乃是奢侈、浪费,哪怕你东西再好,再精致,对于儒家而言,也是极力抵制的,他们认为这是奇巧淫技,可这样的织物就不同了。
这么好的东西,可以救活多少出门在外的人,偏偏它的价格,竟还低得让人发指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