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到了内阁。
三位内阁大学士依旧还是忧心忡忡,也不知暖阁那儿怎么样了。
不过,越是陛下龙体不可测,他们就越要在此镇守,要安住人心,更要安住军心。
刘大夏素知马政,兵部尚书马文升屡屡推荐过他,他上的几道奏疏,也可见其功底。
而刘大夏最出名的,则是因为一场巨大的争议。
前几年,兵部尚书还是项忠的时候,当时朝中引发了一场下西洋的争议。
以项忠为首的大臣以为,眼下海寇横行,朝廷应该延续文皇帝的策略,建立舰队,重新开海,并且下西洋,如此,既可扫清海贼,同时也可增加与各国的往来,互通有无。
而刘大夏为首的一批官员,却极力反对,他们认为下西洋系一大弊政,有害无益,结果要求下西洋的官员得到了弘治皇帝的支持,事情已经有了眉目,可就在此时,刘大夏却是胆大包天,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收埋销毁,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却没有结果,于是再下西洋一事就此作罢。
此事之后,刘大夏声名鹊起,许多清流认为,刘大夏敢于直言,不畏兵部尚书项忠的打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