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杨都督搞商屯,下官自然欢迎之至,若杨都督能在这贵州再造一个天津的粮仓,那这贵州倒是不会缺粮了,不过这贵州恐怕没有这种好地方可捡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三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杨某想捡,那就一定会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信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贵州在明末大旱中受灾并不重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末大旱真正全程幸免的就四川,奇迹一样,所以接下来重点就是从西北向四川进行大规模移民垦荒,无非就是种玉米和地瓜。方式还是商业性的,也就是商屯,这个在大明早就已经有了,各处地广人稀的都司区过去都有商屯,也就是盐商种了就近供应粮食换盐引的。只是后来都荒废了,但这种垦荒形式是存在而且合法的,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从西北招募青壮南下垦荒种玉米和地瓜,大不了他收的少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云贵和两广都是受灾相对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些地方估计也是地广人稀,就算有也没有记录,毕竟以贵州为例目前官方记载民田土地才五十万亩,人口才三十万,当然,不算土司的,另外就算不加上土司的,这里人口也得再乘三,因为还有十一万账面上的驻军和他们的家属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终突破百万应该没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