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税……
目前还按照芦地来收。
也就是一亩交大概一捧多一点。
不过杨都督高风亮节,从来不占国家的便宜,所以未来这里的杨家佃户们还是要按照民田的上田交田赋,人头税也交,但其他巧立名目的比如说火耗,这个地方官爱定多少定多少,杨都督就交百分之二。而且不是这些佃户交,这些地是他的当然他交了,哪个地方官敢收他三钱火耗,估计第二天就可以到诏狱里去和杨涟讨论人生了。
不过也没那么简单。
杨信对这些佃户的确不收租,但后者的余粮必须卖给他。
这些粮食不能自己出售,必须把余粮都出售给他,数量倒没有限制,但自己敢私自出售立刻收回土地。
这里相当于京城的专门战略储备粮基地。
宋应星和黄道周走过桥走上三角炮台,然后看了看这座炮台上的一尊巨炮。
“不用看了,这是神威无敌大将军炮,陛下赐名的,以后辽东城防重炮全都是这个,虽然价格贵了点,不过的确物有所值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