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我大宋境内,有路、府、州、县衙门,一些路衙门和府衙门的职能冲突,一些州、县衙门的只能也冲突。
一旦推广更高一级的学府。
归谁管,就会成为一个扯皮的事情。
还有,朝廷不可能将这么多读书人全部培养成进士。
所以读书人们到了县学以后,朝廷就应该想办法因材施教。
比如,自知科举无望,却又不甘心放弃读书的。
可以培养他们成为先生。
等他们学成以后,就可以分派到地方担任先生。
再比如一些有其他天赋的,诸如破案、医学等等,就可以培养他们去学习如何破案,学习医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