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想着一拨干翻了大理以后,将大理纳入到大宋的版图,然后慢慢治理、慢慢消化、慢慢搜刮。
朱能的奏疏跟他们二人完全不同,有点特立独行。
排兵布阵,调兵遣将的事情,是他费心写的,其他的东西,他几乎是照抄了寇季的那一套说辞。
种世衡和李昭亮的奏疏,在用兵上,大相径庭。在敛财方面提出的策略,也很附和宋人的想法。
所以他们二人孰高孰低,现在还不好妄下结论。
朱能的奏疏,特立独行,十分扎眼。
不太符合宋人惯有的思维,但是仔细思量以后,会发现朱能谋略中的妙处。
赵祯也是察觉出了朱能谋略中的一些妙处。
所以才一脸古怪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