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子献丑了,可否入得李大人您的法眼?”
林晧然将笔交给了旁边的林福,对着李文进恭恭敬敬地施礼道。
如果是在士子之时,他写这首诗肯定是不合适的。只是他现在已经贵为正四品的顺天府尹,抛下这首洒脱的诗,却是利大于弊。
从古到今,主流都会敬佩那些不为功名利禄所迷的大才,对那些保持独立人格、追求思想自由、不委曲求全、不依附权势的大才都极为推崇。
孔明是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,李太白要高力士为他脱靴得以蔑视权贵之名,海瑞是因为不跪上官而有了海笔架的称呼。
林晧然这首如此淡泊名利的诗丢出去,对他必然是有利无害,这会有助于他清廉的好名声。哪怕将来某日被逼得辞官,有着这一首诗流传于世,天下的士子肯定还会为他抱不平。
李文进拿起了那张笔迹未干的宣纸,仿佛是得到了一个宝贝般,眼睛仍然停留在纸上,嘴里爽朗地笑道:“入得了!自然是入得了,哈哈……竹君子果真名不虚传!”
“诸位大人,那下官先行告辞了!”
林晧然恭敬地对众人施礼,当即朝着堂中走去。
郭朴却是一直望着林晧然,不知他心里想着什么,似乎是对林晧然有了新的认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