庞雨又看了杨卓然两眼,史可法是崇祯元年三榜二十六名,杨卓然说出自己名次,刚好低了那么两名,既暗示比史可法这个上官有差距,又拉近了距离,看来这个新知县也颇为老道。
果然史可法笑容更加亲切,杨卓然顺势把话题引到了科举圈子,此时科举确实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高中进士的读书人毕竟是极少数,这条路上需要多年努力,大多数人都有共同的心路历程,同时又是官场的人脉资源,能展开的话题很多。
上次庞雨在桐城陪同史可法和皮应举的时候,才知道史可法和皮应举也是同年,两人那个亲热劲,比亲兄弟差不了多少,一说起来就没完,回到安庆还一同去拜访刘若宰的府邸。
果然这两人也很快聊起了两届的同年,说到好几个熟识的人,互相交换了一下各自了解的这些人升迁消息,片刻功夫便亲近了许多。
科举圈子的人,庞雨自然一个也不认识,连听也没听过,旁边的潘可大估计也差不多,庞雨眼角发觉潘可大几次想打哈欠。
两人都不敢打扰两个文官,后面的一千多大军就这样在官道上等候。
时间其实也并不久,但庞雨听得想打瞌睡时,此时史可法才开始介绍救援的将官,潘可大和庞雨面对一个七品知县,规规矩矩的执下官礼,杨卓然也坦然受了,但姿态并不高,语气十分谦和,让庞雨对他印象稍稍改观。
那杨卓然扶起庞雨之后,又多打量了庞雨几眼,显然听过庞雨的名声。
接着杨卓然介绍了县衙的佐贰官,后面的六房司吏则跳过,介绍了几个迎接的士绅代表,史可法应付这种场面倒是很有经验,主客相谈甚欢。
仪式完毕后,两人一起向太湖城内走去,太湖县城虽然只有土墙,但六座城门倒是砖砌,每座城门上都有门楼,光看门楼还是颇有规格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