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先生恭敬的道,“小人在诸暨工房、户房当过书办,之后又去过府衙的户科,跟两位绍兴的先生学过五年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庞雨点点头,他记忆中绍兴确实出这类实务型的人才。
与庞雨的印象有偏差的是,此时还没达到清代那样绍兴师爷遍天下的程度,但在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,已经有大量绍兴人帮助官员处理实务,特别是在京师的户部,这种财会人员基本被绍兴人垄断,技能传授也在绍兴人的范围,这是清代绍兴师爷形成的基础。
但余先生提的方案跟庞雨的预计有比较大的差别,在长江沿线通用性最好就是锁子甲,鳞甲一旦到了夏天就无法使用,特别是在五月至八月,庞雨自己试过,若是在六月间穿上重甲,站十分钟就基本没有战斗力了。
重量至少在四十斤,桐城甚至造出过六十斤的,这对行军是巨大的压力,穿戴又颇为耗时,面对以骑兵为主的流寇时,一旦遭遇舒城那样的突袭,这些重甲兵还没穿戴好可能就崩溃了。
侯先生咳嗽一声,打破了堂中的安静,他对着庞雨低声道,“若是造了这鳞甲,天热之时这些兵将便无法出战,总不成再给他们一人配一件锁子甲,届时岂非耗费更多。”
庞雨抬眼看了侯先生,“那侯先生的意思是怎么造?”
侯先生一愣,他只是想反对余先生的方案,至于最后要怎么解决问题,却并没有考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