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收买对手!”有人惊叫,这脑洞就是不愿意往正经方向走。
“不会吧?”
“收买这么多人?真不怕暴露吗?”
大家七嘴八舌,很快就从逻辑上排除了这种操作的可能性。
“总不能是因为看了对阵表,就有了针对性的策略吧?”总算有人答对。
“那怎么可能,这么多人,他还都熟悉不成?”
“就算熟悉又怎样啊,KPL大家不熟吗?谁拿个赛程表就一路针对下去了呀?”
于是真相很快也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被排除掉了。所有人继续狂开脑洞,也有人这时就去找数据,把上午比赛选手的打分给找出来了。
输出、承伤、KDA之类,都不起眼,当然,也因为何遇打部五个位置,这数据均在一起压根没法看。不过这些数据对青训赛来说,早已经是辅助,他们独立打分系统的三大项才是他们最重视的。
“战斗,2.66;推进,3.11;运营,4.04……”知道所有人都在关心,拿到数据的人过来索性大声宣读。这数据除了青训赛的内部人员,其他人听了只会一头雾水,只有他们自己听完之后,立即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