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宁微微一笑,袁老尚书这才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,呈上前去,道:“启禀圣上,老臣这些时日一直和礼部衙门的上上下下一直筹备圣上大婚事宜,与司天监商议过后,选定了黄道吉日,而且将大婚的各项事宜都已经陈述在奏折之中,请皇上预览。”
隆泰打开奏折,扫了几眼,才道:“大婚的日子定在七月十八?”抬手算了算,道:“还有十天左右。”
袁老尚书道:“回禀圣上,本月有两个黄道吉日,七月初六以及七月十八。七月初六太过仓促,前往皇陵祭祀还未能准备妥当,所以老臣和众位同僚才商议将日子定在七月十八。七月十五出发前往皇陵,七月十六正是祭祀的吉日,七月十七回京,七月十八宜婚嫁,正好合上。”
隆泰含笑道:“老尚书费心了。既然已经定了日子,一切就按照你们筹备的去办。”
“皇上若是觉得还有什么疏漏,老臣这边会及时准备好。”袁老尚书虽然年事已高,但头脑却十分的清晰,精神也还不错:“若依常理,圣上大婚,四方来朝,如今东齐太子留在京城,自然是不必再向东齐邀请,而北汉与我大楚乃是敌国,所以老臣以为也不必向他们发出邀请。不过老臣想向圣上请示,地方上的封疆大员,是否准许他们如今参加大婚?”
隆泰摇头道:“朕之前就已经嘱咐过,此番大婚,既不要失了体面,有损国威,却也不可铺张奢华。各级地方官员逗不必入京,各安其职便好,若有不经宣召擅自进京者,严加惩处。”
袁老尚书眼眸中显出欣慰之色,恭敬道:“圣上英明。”
“老尚书年事已高,不必太过辛劳,要保重身体才是。”隆泰和颜悦色道:“朕初登大宝,还要你们这些老臣尽心扶持。”
“老臣虽然老眼昏花,但是只要皇上一道旨意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!”袁老尚书又是一礼,隆泰又叮嘱几句,袁老尚书这才退了下去。
隆泰看着袁老尚书离去,叹道:“老尚书这阵子诸多事情亲力亲为,也是难为了他。”瞧了齐宁一眼,轻声道:“不过朝中老臣太多,有些耳聪眼花,像老尚书这样还能办些事的倒也罢了,有些尸位素餐,若一些重要的衙门都是这些老臣把持,对我大楚来说并非幸事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