澹台煌摇头道:“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,这兴许是最后一次了。”
“老侯爷不要说这种话。”淮南王道:“多多调养,老侯爷自然是长命百岁。老侯爷,今日朝会,也未必一时会就能结束,您老难得来朝,今日总要看一看,保存些精力在朝上,也不必将精力消耗在走路上。”
司马岚也是颔道:“老哥哥,王爷所言极是,还是让人背上一程吧。”
迟凤典拱手道:“末将斗胆,愿背老侯爷进殿!”
澹台煌见几人劝说,终是点头,迟凤典这才背过身去,蹲在地上,小心翼翼背起澹台煌,澹台煌骨架极大,虽是老年,也依旧是身材高大,也幸好迟凤典魁梧雄壮,换作普通人,倒未必能背得住澹台煌。
许多人见此情景,都是暗暗点头,心想这迟凤典顾念旧情,倒也是有情有义。
迟凤典背着澹台煌进皇城,群臣也随后进门,淮南王跟在迟凤典身侧,时不时地去扶一扶澹台煌。
众人心里清楚,淮南王乃是太祖皇帝的嫡长子,而澹台煌当年可是太祖皇帝最为器重的战将,据说澹台煌早些年还曾给太宗皇帝上过折子,请求太宗皇帝按照当年对太祖皇帝的承诺,立淮南王为储君,但此事是真是假,却并无几人知晓。
不过金刀候与淮南王渊源颇深,那是众所周知事情。
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先皇帝,对淮南王都是颇有忌惮,所以一直以来,淮南王虽然地位尊贵,皇帝对淮南王也是恩荣有加,但一直都不曾让淮南王涉足到军方,淮南王在朝野虽然实力不弱,却并无真正的军方根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