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到了明朝,朱棣夺位那一次黄河水清,也成了改朝换代的吉兆。
清朝皇帝都很重视河务,康熙即位之初曾说,他将河务,漕运,三藩列为三大事,夙夜厪念,将这三件事书于宫中的大柱上。
清朝为治黄河,创立了一种称水定天象制度。
所谓称水定天象,就是让汛兵去黄河取水,以水的轻重,来与往年对比。若是取来的黄河水重,那么当年则需注意防汛,若是黄河水轻,那么需注意防旱,这制度的预测准确度极高。
所以林延潮从黄河水清的话中,得出今年黄河流域必有大旱的结论,是有根据的。但是当时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点,明朝的大臣还是用河清海晏来形容太平盛世,以此向天子歌功颂德,来换得自己加官进爵。
林延潮频繁目视潘季驯,但见这位黄河治水名家,却丝毫没有发觉,反是捏须道:“若是今年黄河汛灾不起,那么也可称得上太平的一年了。”
林延潮顿时无语。
林延潮将地上的笔拾起,但心情繁乱,在案上没有再写一字。
到底要不要说?林延潮左右为难。
若是说了,那么就扫了张居正的面子,触怒了张居正是什么后果,那些例子就不用多举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