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下的众臣,听了王国光这话都是心底大骂。吏部书王国光有完没完,年年的郊祀庆成宴上,你都当着夷使番臣来问这几句话,耳朵里都长出茧来了,今年的马屁,能不能推陈出新,拍出点新意来啊!
众臣只能想,这王国光年纪一大把,故而拍马屁只有这三板斧的功夫。大家心底虽都这么骂,但面上都要表现,好似第一次听的样子,表示得十分认真,关注。
是啊,怎么朝鲜就是知道咱们大明才子的名声呢?
这是为什么呢?
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?
众官员交头接耳起来,表示大惑不解。
下首光海君十分上道道:“启禀陛下,敝乡虽距大明遥远,但承陛下之恩,沐上邦教化,百姓人人仰慕汉学,久慕中原人物,三尺孩童可读李白,束发少年能吟杜甫!“
众臣听了纷纷点头,今年的马屁有点意思,除了那么几分新意啊!
然后满朝大臣都是释然,原来如此,是这个道理啊!
于是大臣们都是集体出班,向小皇帝歌功颂德,什么天子隆恩泽被天下,教化万邦啊!四海同仰大明,几名大臣当殿赋诗一首,甚至有几名老臣,拿着手帕当众擦起眼泪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