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对行船的运兵而言船大反而容易搁浅,故而三艘遮洋船都不敢满载。
这一段水路虽没有苏杨段好走,但还算顺畅,林延潮在船读书,只有楚大江他们下船沿途采买时,偶尔下船逛逛。
漕船一路已入山东地界。
山东地界较不好走,这里是河脊所在。
山有山脊,河有河脊。
要知道运河的南北两端地势较低,唯山东这一段较高。
水不能往高处流,但为了运河流通,就必须山东这一段修筑河闸,还有修筑引水放水的水柜陡门。
整条运河的水,流向不是从南到北,或从北至南,用民谚来说,七分朝天子,三分下江南。
大运河这一段,属于聊城河闸最多,故而这段水路,被称为闸河。每道河闸,斗门之处都有一名闸官,闸夫三十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