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橐蜚的谥号,连续变动了几次,最终用了这个最具备嘲讽意味的“桓”字,也完全就是戴举的全盘操作。
如今宋国上下,已经被清洗的干干净净,年轻的少君就是个摆设,之前连续废两个太子的操作,也让有识之士看明白了。
戴举的确有能力,也或许是宋国的忠臣,至少曾经是,但是现在,他就是权臣。
而有识之士的一部分人,又觉得在这个纷乱的战国时代,必须要有雄主掌权,才能稳住宋国的局势。
贵族们的想法很简单,谁能带给他们好处,谁就可以当国君,谁来当都可以,哪怕是一条狗。
可以说,戴举在“带忠臣”的道路上,真的是越走路越宽。
现在差那么一点点的,无非就是国际地位。
齐侯会盟,宋国响应,其实就是戴举料定,齐侯这时候会盟中原,根本不能成事。
少了秦晋吴楚,这也叫会盟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