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运河要先期勘察,不过南北向的运河,勘察难度要低一些,因为在徐国称王江淮时期,本地是有过一条被命名为“鸿沟”的运河。
只是年久失修,再度淤塞之后,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后来周天子又组织过一次修葺,依然以“鸿沟”命名,只是随着楚国扩张,“鸿沟”就分成了南北中三段。
楚国、陈国境内的,就是“鸿沟”南段,一年能保证蓄水的时间,不到六个月。
久而久之,自然也就是破败荒废,部分河段成为各自境内的内河,充作蓄水池用以浇灌。
魏羽此次率众北上的一段,就是当年楚国境内的“鸿沟”,并不长,但用来补充濮水,非常有用。
只要组织船队,就能轻松将物资从淮水调动到济泗国家。
争霸中原,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。
当年吴国修“邗沟”,哪怕再简陋,都要保证通行,也是本质上有争霸的雄心壮志,这才有如此的战略规划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