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专员还是李村长李乡长那会儿,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靠煤炭、木炭、芦花、蒲草、兽皮,但也只是能保证白沙村附近可以不轻易被冻死,“百沙”大部分地方,还是和往年一样,该死的时候就会死。
冬天一到,那真是时辰已到。
河工们眼下最急迫的需求李解初步有数之后,便决定在过冬问题上做点文章。
明年开春之后,春耕就是个重头戏,而且春耕的规模,会是空前庞大,需要的人手非常多。
在此之前,还要积攒足够的工具、日常用具、交通工具,手工制造业需要的劳动数量同样空前,其中很大一部分,显然还需要临时工。
两岸青壮,就是非常合适的临时工。
李解的想法就是用御寒过冬来交易劳动力,对跟着李解混饭吃的士兵们来说,他们需要的是现金、地位、荣誉,土地虽好,但他们自己并没有耕种的意愿,而且开发土地的成本有多大,以前不知道,现在都是知道了。
国人可能还想着“有恒产者有恒心”,搞一块自己的土地传下去,挺好。
但野人、夷人出身的,反而更想“食利”,土地所有权还在,但使用权则是归李解分配,庄园经济的产出,比自己投入之后等着收货强多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