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反复商量,刘晔拟定了一个计划:天子率主力与鲁肃对峙,迫使鲁肃滞留弘农,然后要求袁谭出兵河内。鲁肃的主力在弘农、陕县一带,河南空虚,如果袁谭出兵,很容易攻入河南,切断鲁肃的退路,形成包围之势。如果孙策引兵来援,南阳的兵力就会减少,黄忠没有了后应,进攻的势头也会放缓。
河南是天下之中,又是旧京。袁谭一度攻进河南,收复洛阳,但旋即又被鲁肃夺了回去。此次进兵,如果天子能够亲自收复洛阳,对人心士气也是一个鼓舞。况且河南比南阳更适合骑兵作战,在河南决战更有利于拥有并凉精骑的朝廷。
天子派人送出诏书,随即向湖县进兵,摆出主动进攻的架势。他还没赶到湖县,斥候送来消息,鲁肃本人回陕县去了,留守弘农的叫蒋钦,兵力也不多,只有两千余人。
天子且喜且怒。喜的是安抚河东的策略起了作用,鲁肃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陕县。怒的是鲁肃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里,只派一个偏将镇定弘农,区区两千人而已。
刘晔随即提醒天子,蒋钦不是普通偏将,他是孙策身边的侍从之一,可以算是孙策一手培养起来的亲信,当初在颍川,就是他和另一个叫吕蒙的年青将领挫败了麹义和荀衍所领的先锋。
天子理解刘晔的慎重,但是这更提醒了他一点:朝廷的士气太低落了,急需一场胜利来提振一下,而眼前正是一个好机会。蒋钦再有天赋,毕竟不是鲁肃,兵力也少得多,击败他总比击败鲁肃的难度要小一些,这正是一个最好的试手机会。
如果连蒋钦都不敢面对,还有勇气面对鲁肃,面对孙策吗?
天子随即下令皇甫坚寿统领前锋一万精兵,向弘农进发。考虑到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,他将统领骑兵的副将张辽换成了统领步卒的高顺。高顺也是吕布的部将,满足兼用并凉人的原则,而且高顺率领的步卒战力极强,号称陷阵营,很适合这种不便兵力展开的地形。
皇甫坚寿、高顺领命,带着一万人赶往弘农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