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三国小霸王 >
        郭嘉和孙策一起听取了诸葛亮的述职。

        袁谭退出河南,睢水防线也可以松口气,准备秋收。秋收之前发生大战的可能性不大,秋收之后却不好说。孙策打算趁着这个机会调整一下防线。

        根据之前的计划,在北线暂时采取守势,以牵制为主,将人力、物力集中到南线,供应周瑜开拓武陵。只不过纯粹的守无法实现预定任务,由太史慈在辽东挑起战事,迫使袁谭不能兼顾,不能全力南下,也是计划中的要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孙策原本打算将诸葛亮调到辽东,协助董袭,现在却改变了主意。

        青徐系在辽东的实力已经很强,如果再把诸葛亮调过去,辽东就真的成了青徐系的天下。董袭是江东系,但他勇猛有余,斗心眼不是这些青徐人的对手。要想维持平衡,必须调一个非青徐系的去辅佐董袭,而且最好是江东系。可是江东系能做好参谋工作的人也不多,目前而言就是陆议。陆议去了浚仪,暂时不宜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江东人才储备也不够,至少和汝颍、青徐相比没有优势可言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另一方面讲,孙策也不打算让诸葛亮统兵,他更希望诸葛亮能从政,将来做个丞相。他麾下能统兵作战的人很多,擅长政务的却有限,诸葛亮无疑是良相之才。从私心里说,他也不愿意让诸葛亮这样一个有权臣潜质的人染指兵权。

        郭嘉深谙孙策心思,提出一个建议:让诸葛亮去东南协助张勋,负责周瑜大军的后勤调度。周瑜出征武陵,每年需要五十亿的巨额开支,需要调动的人员也以万计,难免有人从中做手脚,张勋的能力和年龄都应付不了这么重的事务,需要一个精明强干的帮手。诸葛亮心思缜密,年富力强,又擅长宣传鼓动,对征发徭役得心应手,协助张勋几年,将来就能独当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孙策觉得有理,随即征求诸葛亮的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欣然从命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