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边争执,远处的陆康等人相视而笑。他们已经收到消息,吴郡太守可能要换人了。他们对蔡瑁的印象也不好,印书坊简直成了蔡瑁的私人金库,平舆书坊印的《说文解字》已经在吴郡畅销,《论衡》到现在为止都没能刻版,原因就是版费太高了。原本还不清楚内情,只当理应如此,直到孙策在襄阳公布印书坊工艺的消息传到吴郡,他们这才知道印书的真实成本是多少,对蔡瑁的印象一落千丈。
对这种利欲薰心之辈,他们不屑与之为伍,都自觉地站得远远的。
这时,有人叫了起来。“来了,来了。”
众人闻声向西看去,只见河面上出现了一艘楼船的影子。得知孙策要来,蔡瑁已经下令封锁了溧水,不准普通百姓的船只通行,是以楼船一出现就引起了注意。见孙策将至,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,按照身份各就各位,酝酿着情绪,想着待会儿见到孙策该说些什么。
楼船越来越近,导行的楼船从众人面前驶过,高耸的船体像一座移动的城堡,让人心生压迫之感,密集的船桨激起雪白的水花,卷起的波浪拍打着岸边,巨大的船体将水位都提高了不少,站得最前面的部分官吏士绅看了,心中震骇,相顾失色。
太湖经常有楼船出现,他们已经司空见惯,可是这么大的楼船还是第一次见。陆康忍不住问陆议。“这楼船载货多少?”
“这是二千石的。”陆议淡淡地说道:“内河运输足够了。”
陆康听出了言外之意。“还有更大的?”
陆议诧异地看看陆康。“大父不知道黄大匠已经造出了万石海船吗?”
陆康的脸色有点不好看。他抬头看了一眼盛宪,盛宪抚着胡须,得意洋洋的笑了笑。“海船海船,只能下海,不能入湖,太湖虽大,和大海相比还是小了些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