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策摇摇头。“以伯然的智慧,应该不能猜出来。伯然,你只是暂时做军正,不能永远做军正,我对你的期望可不仅仅如此。”
赵俨迟疑了片刻,若有所思。“将军欲由张辽牵连徐荣,离间西凉诸将?”
孙策不答反问。“何以见得?”
“之前张辽违反段煨将令,不战而走,导致段煨大败,按律当斩。他能去而复返,除了徐荣还有谁能这么做?将军释而不杀,自然是要故技重施,将嫌疑引到徐荣身上。只是徐荣乃凉州大将,战功卓著,又深得董卓信任,西凉诸将敢对他不利吗?”
孙策笑了起来。这不能怪赵俨,赵俨不是杜畿,又刚刚出仕从军,对徐荣的了解有限。
“徐荣是幽州人,不是凉州人。”
赵俨很意外。“是吗?可是观他所作所为可与西凉人没什么区别,我颍川郡故太守李旻就是被他烹杀的。这么说来还真是小人同而不和,一样的残暴不仁。”
“伯然,你这个思想要改一改,边郡人生性凶残的的确不少,但也不是所有的边郡人都好杀。正如颍川有伪君子,不代表所有的颍川人都是伪君子一样。要做大事,不能有这种地域歧视。普通人闲聊也就罢了,身为理政者有这种心理还有什么公平公正?”
赵俨拱手致歉。“将军说得是,是我轻率了。不过,徐荣在西凉军中太久,之前在颍川杀戮甚重,现在又在南阳纵容士卒掳掠,名声很坏,将军若是想招降他,当三思而行。”
这次孙策没有反驳,点头表示同意赵俨的看法。不管徐荣是不是凉州人,他麾下的西凉兵干的那些事和他脱不了干系。就烹杀李旻这件事而言,要让其他人接受他不太容易。不过现在考虑这些太早了,他想的是如何击败徐荣而不是招降徐荣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就想着收服名将,除非是脑子短路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