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已知的地形来看,从七道岩到宕渠,至少有五处可以防守,尤其是七道岩与宕渠北的滚龙坡,更是易守难攻之处。张任火速进兵七道岩,曹操滞留不退,很可能就是掩护在滚龙坡准备防守工事的人马。
在这种情况下,徐晃推测,曹操缺乏决战的动机,我军主动进击也很难实现预期目标,在没有远程打击力量的情况下被迫攻坚,只会无端的牺牲将士的性命,耽误时间。
因此,徐晃建议,不宜正面进攻,应该出奇兵制胜,从旁道奔袭宕渠城。
黄忠深以为然,看看阎圃、李严。“先生,正方,你们以为如何?”
阎圃微微颌首。李严有些勉强地点点头。“徐将军,你可有合适的地点?依你所说,曹操一路设伏,早就做好了准备,我军出奇,会不会正中他圈套?”
徐晃在地图上指了指。“八濛山。”
阎圃一愣,随即眼睛一前,盯着徐晃看了看又看,笑道“看来这些天徐将军对曹操手注的《孙子兵法》做了些研究,这可真是出其不意,攻其必救。”
李严盯着地图看了又看,也不得不佩服徐晃的胆大心细。八濛山还在宕渠之南,曹操准备再充分,也不可能想到徐晃会绕过宕渠,奔袭身后的八濛山。但八濛山的位置又很重要,占据了八濛山,就切断了曹操的后路,从江州方向来的援军、辎重都将受阻。为了自己的生存,曹操不得不反过来进攻八濛山。
如此一来,双方都没有长期对峙的资本,只能速战速决。
反复讨论后,黄忠接受了徐晃的方案,并由徐晃亲自执行。他本人则率主力正面进逼七道岩,吸引曹操的注意力,为徐晃提供掩护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