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贽却道:“想那孔孟二人是张口礼乐,闭口仁义,可他们一生都与君主、贵族为伍,不曾救得半个百姓,然而,他们却被世人称之为圣,反观郭圣人,以谦卑之态,养活了千千万万百姓,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,称之为圣,何错之有?”
郭淡顿时呆若木鸡。
徐姑姑道:“若要国泰民安,需以仁政治天下,天下间,唯君主可施以仁政,孔孟二圣与君主、贵族为伍,并非是贪慕虚荣,实乃规劝君主,施以仁政,惠及百姓,乃大善之事,故而被世人尊之为圣。”
“是否贪慕虚荣,这我可不敢说,毕竟我又不认识他们,只有你认识他们。”
李贽讽刺一句,又道:“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如此,郭圣人也要胜于他们不止一筹。若无圣上支持,郭圣人只怕也承包不下这卫辉府,同是辅助君主,为何差别又是如此之大?
那孔孟穷极一生,也未能惠及半个百姓,所效力之国,皆被尚法之秦灭亡,至于的程朱理学,更是一派胡言,狗屁不通,这儒家之说,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。而郭圣人不过用两三年间,便救得千万百姓,且为国家增加收入,国泰民安,不过如此,他们都能称圣,那为何郭圣人不能?”
徐姑姑脸都红了,争辩道:“孔孟二圣虽未能成功,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影响着后人,为世人引路,你又怎能因一时成败而论英雄。”
李贽哈哈一笑:“这与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传千里’是一个道理啊!留下来得也不见得就是好的。况且郭圣人都已经赢得当下,你又怎敢笃定,他的思想就不会传承下去。”
徐姑姑是头疼不已,偷偷向一旁的汤显祖递去两道求救的目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