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姑姑微笑道:“那我当然支持,不仅仅是鸟铳,任何军备承包给你,我都是非常支持的,因为如今朝廷军备废弛,许多兵甲都偷工减料,这对于我大明是一个极大的隐患,你若承包下来,我相信再怎么也比朝廷生产的要好。记得我们在卫辉府的时候,就曾讨论过,这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”
郭淡叹道:“话虽如此,但若无利可图,自然是无法长久得,我还是尽量去争取一个合理的价格,我可以少赚一点,但也不能让我赔钱。”
徐姑姑笑道:“关于谈价,这我就不班门弄斧了。”
郭淡笑道:“居士帮我的已经够多了,能赚则赚,赚不了那只能说明时机还不够成熟。”
但其实他是志在必得,不管方逢时是出于什么目的,这送上门的肉,焉有不吃得道理,而资本家最擅长的就是将肉吃了,然后再将骨头吐回去。
而那边方逢时也真不是说说,他很快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,讲明鸟铳对于明军的作用,朝廷理应重视,并且又指明朝廷工艺尚不成熟,多年来毫无进步,故而要求承包给郭淡生产。
而这道奏折在经过内阁票拟时,阁臣给予的建议是一致反对,火器对于明朝是非常重要的,怎能轻易承包给商人,而且他们还列举了鸟铳的弊端。
然后再呈给皇帝。
因为他们只有票拟权,就是写写建议,皇帝只需看看就行,不需要什么事都得皇帝动脑筋,但也可见,做主得始终是皇帝,如果皇帝有某些癖好,比如说干干木匠活,那也可以扔给太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