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勉嬉笑道:“从练子宁,到景清,连着两个师父被俘叛变,搞不好朱允炆都要崩溃!他可真有眼光,选了这么多好师父!”赵勉忍不住笑了起来,的确,那个画面会很有趣的,可柳淳依旧摇头。
“赵兄,你给我算了这笔账,那我也给赵兄算一笔账!假如杀了景清,会给巴蜀的百姓带来什么?会给变法带来什么?是景清重要,还是几百万的民心重要?”
话说到这里,赵勉气咻咻道:“我又不是三岁的孩子,连这个都分不清?”老赵深深叹口气,“说实话啊,现在你要做的事情,可比起当初的变法,要严重多了,你要是没有应对之法,我真怕有朝一日,会走不下去啊!”
柳淳点头,“赵兄,你这话说得没错,当年先帝在日,推行变法,也是阻力重重,到了现在,只怕会更加困难。但是我坚信一点,只要有千万万万百姓的真正支持,只要我们初心不改,我们还是会胜利的!”
“我们?”赵勉注意到柳淳说的是我们,而不是他用的“你”。
“赵兄,我想过了,如果靖难成功之后,我就会退而著书,我想仔仔细细,整理出一套东西,一套有着严密逻辑,充分论证的东西。”
“你要建立真正的柳学?”赵勉好奇道。“
“不管叫柳学,还是叫什么,只要认同我们的人占了大多数,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仁人志士去推动,早晚有一天,会实现我们的目标的。”
赵勉听到了这里,突然笑了,“好,如果真像你说的,靖难之后,我也跟你一起著书……立德,立功,立言,没准跟着你,我也能混个不朽的圣贤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