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诚老脸凄苦,嘟囔道:“我可告诉你,我就是传话而已,他们的好处我半点没要,你要想办我,我也没意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柳淳摆手,“舅舅过虑了,我不会因为几句话,就迁怒谁的。更何况你的想法,也代表了不少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柳淳沉吟片刻,让人去把几位关键的人物都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包括蜀王朱椿,岷王朱楩,蓝勇,平安,王才,杜思贤,以及从云南连夜赶过来的汤昭和赵勉!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打赢了这一战,战后的收尾工作还在继续。我们该如何治理巴蜀,将巴蜀变成我们进军靖难的大本营……现在必须拿出一个方略,而且尤其重要,我们要开诚布公,真正做到上下一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想你们都清楚,徐辉祖何以失败,就是人心混乱,各有算计。文官有文官的想法,下面有下面的想法,彼此掣肘,彼此拆台,结果空有几十万大军,却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。相比之下,我们这些人情况更加复杂,来自四面八方,如果不能尽快拧成一股绳,我们失败的机会更大!”

        柳淳扫视所有人,“我们奉天靖难的最大理由,就是朱允炆不遵先帝祖训,放弃变法……那现在我想问问大家,你们对变法的态度是怎么样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柳淳刚说完,汤昭就站起来了,这家伙早就是柳淳的铁杆,“废话那么多干什么,你说怎么样,就在怎么样!谁敢反对,老子就把他的脑袋拧下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柳淳摆手,“这是讨论,不是耍横,我们要以道理服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按下了汤昭之后,剩下的人彼此互相看着,冯诚老脸难看,他想开口,却生怕碰钉子,只能拼命看着赵勉,这家伙之前可是吏部尚书,后来为了追随柳淳,跑到了云南,他的地位够,说话分量也足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