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他也是苦孩子出身,一岁丧父,后来随母亲改嫁,继父是一府同知,杨士奇就在这段时间,读了不少书,打下了不错的基础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就在他准备参与科举的时候。

        遭逢变数,他的继父获罪充军,他只得随着母亲,返回了老家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继父是犯官,按照科举的规矩,杨士奇是无法参与考试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空有一肚子才学,杨士奇只能在家乡教书,混口饭吃,不过他并不甘心。

        江西是人文荟萃之地,名家辈出,在明初的科举考场,几乎占据了半边天。杨士奇觉得,只要有才学,有人赏识,总有机会进入仕途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各方交友,拜访名家大儒,跟同辈的年轻人,砥砺学问,增长见闻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的,东边不亮西边亮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在江西并没有找到突破口,一次跟着朋友去邻近的湖广讲学,恰巧碰到了长沙的变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发现有一些太学生,在山间跋涉,走访百姓,记录各种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