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工军粮,缝荷包,做过滤桶,火药……这些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,不值一提。
要想发家,还要在更大的方面做文章。
从汉武帝开始,就施行盐铁专卖,发展到了明朝,盐法已经非常严密,尤其是在老朱治下,刘淳根本不敢打主意。
他把心思放在了铁上面!
在波澜壮阔的反元大起义之中,各地诸侯,都大力发展炼铁,尤其是朱元璋,更是其中佼佼者。等大明一统全国之后,光是官方的冶铁所就有十五处之多。
尤其难得,明朝是准许私人开矿炼铁的。
这也跟当时的环境有关系,天下初定,到处都是荒地,朝廷鼓励屯田,而耕地又离不开农具,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,朝廷的官营铁厂不能满足需求,准许私人炼铁,也就势在必行。
只不过铁矿煤炭,都属于战略物资,朝廷控制严密。
小打小闹,或许没问题,可若是想做大,就必须有稳定的原料供应,换句话说,就要朝廷点头。
刘淳的盘算就是以军用为名,把自己的冶铁作坊建起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