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朱棣要在三年之内,就彻底超过朱元璋三十年的努力,他也真敢想。
“们要清楚一件事,教化不是士大夫的玩具,是要普及到每一个百姓,朕希望在十年,二十年之后,我大明人人都能识字,都可以读书。尔等务必清楚一点,朕给的兴学经费,不是让们培养神童,也不是让们去挑选一些天赋异禀的人,糊弄公事!朕是要看每一个地方的入学率,看每一个地方的识字率。这些都会成为们在吏部考评的重要方面,甚至可以这么说,只要兴学失败,无论别的方面做得多好,都会列为下等!”
“朕说到做到,绝不留情。”
“还有,这次兴学经费固然不少,但是们也要清楚,每一文钱,都要花在刀刃上。如果谁敢乱用,或者中饱私囊,呵呵……”朱棣冷笑道:“兴学是为了所有孩童的前途,乱用就是断送了别人的前途,既然们不把别人的前途当回事,朕就更不会在乎们的前途!”
“别管是谁,只要抓到,必然会严惩不贷,绝不姑息养奸,而且在兴学上面出错,罪加三等!”
地方官员们战战兢兢,惶恐到了极点。
朱棣说话可不是开玩笑,这位永乐天子是真的干得出来的,别的不说,那么多言官,不就刚刚被发配海外吗?
码头上哀鸿一片,可不是开玩笑的。
朱棣和那个老实巴交的朱允炆不一样,简直就是朱元璋重生,甚至犹有过之。面对这么一位天子,最好还是夹起尾巴做人,尤其是旁边还有一个更不好惹的锦衣卫指挥使,君臣一心,上下联手,实在是威力无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