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迫切希望朝廷加大开发海外的力度。
正是在这种要求之下,朱棣才想出了发配言官去海外的点子。
有人或许要说了,这些人都是书生,他们不行的,只会高谈阔论,如何懂得治理地方,如何能替朝廷敛财,陛下用他们,完是胡来。
这话如果在一年前,朱棣或许相信。
可现在朱棣只有俩字:呵呵!
解缙怎么样?
算是文人的表率吧,把他扔到了安南,这货儿是彻底放飞自我了,种种敛财之术,简直让人匪夷所思。
他挖空心思,制定了一大堆的规矩,其中一条,竟然规定安南人不许使用铜制门环。还要求家家户户,进献生铁,如果没有,就要折成银子,如果连银子都没有,那就要折成粮食,连粮食都没有,那对不起了,东番岛种甘蔗去吧!
解缙给朱棣送来的八十万两里面,就是出售壮劳力换来的。他给朱棣送了八十万两,自己揣进荷包的,就只有他知道了。
这些文人的智商绝对不用怀疑的,不会干什么的都有,还从来没听过说不会捞钱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