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张辅的部署,也恰恰不是为了去援救东关(河内),他一来就是为了反攻。于是双方的大股人马刚刚靠近,迅速就开始向主力会战演进了。
形势实在很出乎意料,不过并非坏事。双方聚集兵力会战,是此时效率最高、时间最短的战争方式,一场会战便能很快决出整个战争的走向。
这恰恰是明军诸将愿意看到的事,因为明军要在旱季结束前、尽快取得战果,否则便难以继续进攻。安南战争将拖延很久。
九月下旬,双方大军在府城北面逐渐接近,距离不足十里。张辅等诸将,都没能比较准确地估计敌军的人数;因为地形虽然十分平坦,却也比较复杂。
叛军活动的地方,有许多水塘、茂密的树林,水田和村庄,能够活动的地方不太开阔;且外围有许多零星的游兵活动。明军斥候难以深入其纵深、打探详细。但以叛军活动的地盘大小来看,可能人数要比张辅的兵力还多。
战场大抵在商江的东岸,尹得胜率军作为右翼,在军阵边上已经能看到商江江面了。
张辅巡视战场后,找了一处水塘树林较少的地方,叫各部东西摆开大阵。然后命令一部人马,由骑兵、弓兵、枪盾兵组成,前去诈败诱敌过来决战。
天气晴朗,稀疏的树林和草丛之间有稀薄的雾气。远看白茫茫的、景象有点朦胧,但近处便感觉不到有雾。尹得胜在右翼,下令各千总队大阵:列阵备战,战机未到、不可轻举妄动。这都是张辅给诸部大将的军令。
不知过了多久,远处传来了各种火器的声音;离得很远,尹得胜甚么也看不见。不过他知道哪些火器是叛军放的,因为前去诱敌的明军人马,并没有携带火器。听声音大概是一些碗口铳盏口铳、还有神枪在响。
尹得胜留意着前方的景象,许久仍只听到枪-炮的声音,毫无动静。南边一片平原,有几座村庄、杂草丛生的灌木林、一些水田,还有长满草的荒地,天边笼罩着一层白茫茫的雾气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