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戏文里学来。”杨勇道。他说罢走进前来,俯首小声道,“纪大人何不趁早跑掉,去投汉王?”
“哦?!”纪纲一副刮目相看的眼神儿,瞅了杨勇一眼。
纪纲站了起来,又在斗室之内踱步了一会儿,转身道:“你可知蔺相如?”
杨勇道:“回纪大人话,小的在戏文里听过,还璧归赵、负荆请罪。”
纪纲摇头道:“我说的不是这些事儿。蔺相如以前是个在权贵家里蹭饭吃的穷书生,吃的是缪贤舍人家的饭,后来出了个好主意,才得缪贤舍人举荐做了官。
彼时缪贤舍人犯了大罪,想逃跑燕国,因为燕王曾抓着他的手说想交朋友。但蔺相如劝阻缪贤舍人:燕王以前对您好,因为您受赵国重用;现在负罪逃跑,燕王还想与您交朋友吗?燕王把您捉了还给赵王,岂不是更有好处?”
杨勇一副沉思的模样,没吭声。
纪纲又小声道:“俺要是就这么只身逃去云南,投了汉王,便完全得罪了东宫,公然与之为敌;东宫必定要给我泼一身脏水,将俺弄得身败名裂。那时汉王会接俺这个烫手山芋?”
纪纲讲大道理的时候,心里更舍不得娇妻美妾和家产。
以前纪纲在山东老家时只算一个殷实小户人家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、能读书已经不错了。但“靖难之役”后,短短五年时间,他已经富得流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