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裳微微皱眉,眼中露出一丝复杂之色,却是并未说话。
赵恒望着黄裳,苦笑道:“冕仲黄裳,字冕仲,你是不是认为,东瀛入侵,朕不但不响应朱厚照的邀请,驱逐倭寇,还趁着朱厚照东征扶桑之际,发兵大明,这样的做法,太过小人之举?”
黄裳目光淡如湖水,道:“臣不敢。”
逍遥子道:“陛下,萧某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赵恒微微一笑:“萧卿与我大宋皇廷,因缘交纠三百余载,有什么想法,尽管直言。”
逍遥子本就是直性子的人,意境逍遥,想到什么便说什么:“萧某认为,东营倭寇,千百年来屡犯我神州沿海边境,扰得东海局域的民众不胜其苦。明皇征瀛之举动,虽然让大明帝国劳民伤财,损兵折将,但能够赢得这个东海海域的神州子民民心,甚至会引出一些江湖隐士,热血侠客云集响应。”
逍遥子道:“萧某认为,与其响应成吉思汗号召,撕毁盟约,在背后捅刀子,让大宋帝国失去民心,倒不如履行当初我们和明皇朱厚照的约定,攻守相卫帮助大明,挡下蒙古国的偷袭。”
赵恒苦笑着摇了摇头,道:“萧卿,你想的太简单了。这次要对大明帝国动手的,可不仅仅是蒙古。”
黄裳眉头微皱:“还有?”
赵恒将手中的秘函摊开来,深吸一口气:“大隋帝国四大门阀中,独孤、宇文、李阀三大阀门、蒙古帝国、西夏、吐蕃、突厥、高丽等十几个大势力联名,要先将大明帝国这个‘无冕之王’,踢出大争之世的战局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