谭盛昌朗声笑道:“杨大人客气了,此行您的所作所为倒是让我受益匪浅。”
月底,百姓们的庄稼收完,好些村民带着粮食到县衙,想告谢几位官员,几人自然是没收,杨晔借此向大家传达了要修筑水利之事,让家中有健壮男丁之人踊跃报名参加。
像修建这般利民的水利工程,朝廷一般都是直接征收男丁,是不予工钱的,因此即使是建造利民的体系,可百姓也不太乐意这些事情,多数是受压迫被迫完成的。
百姓心里不情愿干,效率自然就低,管事的官员着急,手下的士兵也就对百姓拳脚相向,由此修筑时十有八九都会发生暴动。
杨晔是从乡野出来的,自然是理解百姓的想法,虽然说朝廷的工事是对自己有好处的,可许多百姓不能做长远打算,只瞧着眼前家里的青壮力都修筑工事去了,而且修筑的时间里没有工钱,无法养家,家里日子难,怎能不怨怼朝廷。
他当然也想给百姓发放工钱,可惜朝廷给的钱也实属有限,他能做的就是给前来修筑的百姓管饱饭:“本官知道大家难,此次凡是家里有人参与了修筑水利的可以优先领取粮食。”
给了优待,大家也算是好接受些。
不日,朝廷调遣来修筑水利的两位大人就到了,虽说都是文官,但是两人常年游走在外,身体倒是比京中那一派文官强健的多,且皮肤黝黑,若非一身官袍在身,倒跟个辛苦劳作的庄稼人没有太多区别。
两位大人不骄矜,堪堪修整了一日之后便前去勘测地形,如此忙碌着从地形到购买修筑材料,征役,一番繁琐下来便去了半个多月,等正式进入修筑正轨时,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。
自两位大人来了以后,杨晔倒是轻松了一些,水利主修的事情有两位大人担着,他虽然也是懂上一些,到底比起常年修筑水利的两位大人来说有些像门外汉,索性就把功夫都花在了动员百姓参与修筑上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